退休审核审批及待遇核定是确保职工依法享受养老保障的关键流程,核心包括资格认定、材料申报、待遇计算三大环节,需满足法定年龄(男60岁/女50-55岁)及15年缴费年限等条件,最终由社保部门核定养老金并发放。
-
资格认定与材料准备
退休资格以法定年龄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准,需提交身份证、户口本、档案等材料。特殊工种或病退需额外提供劳动能力鉴定证明。单位或就业局初审后,向人社部门申报,审核档案中的出生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等关键信息。 -
审批流程与核定标准
人社部门复核年龄、工龄及缴费记录,确认退休类别(正常、特殊工种等)。社保局根据缴费基数、年限及当地平均工资计算待遇,含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部分,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待遇越高。 -
待遇发放与后续事项
审批通过后,社保局通知办理退休证、采集指纹等信息,次月起发放养老金。若发现历史缴费数据异常,可申请重新核定,确保权益不受损。
提示:建议提前3个月准备材料,避免因档案缺失或数据误差延误审批。退休待遇与缴费情况直接相关,参保期间需关注缴费记录的完整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