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
绩效工资是否可以随意取消,需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一般情况下禁止随意取消
-
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约定
若劳动合同或员工手册中明确约定了绩效工资的计算方法、发放周期及条件,单位需严格履行约定,不得单方面取消。
-
单方面取消的违法性
绩效工资作为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其调整通常需基于双方协商一致或符合法定情形。若单位未经协商擅自取消,可能构成违约或违法克扣工资,需承担法律责任。
二、特殊情形下的合法性
-
合同约定允许取消
若单位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取消绩效工资的情形(如严重违纪、经营调整等),且取消行为符合程序要求(如提前通知、员工申辩等),则可能具有合法性。
-
绩效考核未达标
单位可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调整绩效工资,但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若无法提供有效证据,取消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三、员工**途径
-
协商与投诉
员工可先与单位沟通,要求合理解释和补偿;若协商失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
法律救济
-
赔偿要求 :若单位违法克扣工资,需补足扣减部分并支付赔偿金;
-
证据收集 :注意保留绩效考核记录、工资条等关键证据,以支持**主张。
-
四、注意事项
-
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的区分 :固定工资不得随意拆分出绩效部分,若单位擅自操作,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
程序合规性 :任何调整均需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如未公示制度、未员工签字确认等。
绩效工资的取消需基于合法约定或法定情形,且需保障员工的知情权与申辩权。若单位行为不当,员工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