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称评定违规违纪行为及处理措施如下:
一、主要违规行为类型
-
申报人违规
-
学术不端 :论文剽窃、伪造数据、捏造事实等,轻则警告,重则开除;
-
虚假申报 :提供虚假材料、伪造业绩成果,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职称;
-
利益输送 :说情打招呼、暗箱操作,或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
-
-
评审专家违规
-
泄露信息 :违规公布身份、接收材料或泄露评审内容;
-
不公正评议 :存在利益交换、打分不公或未回避评审;
-
违规操作 :违规为他人提供便利或与中介机构勾结。
-
-
评审单位违规
-
程序不严 :未依规定审核材料、擅自制定评审标准或存在管理漏洞;
-
失职行为 :包庇弄虚作假者、未按时整改或擅自终止评审。
-
二、处理措施
-
纪律处分
-
申报人:记入诚信档案3年,违规取得的职称被撤销;
-
评审专家:取消资格、通报单位并建议纪律处分;
-
评审单位:责令整改、约谈负责人或暂停评审工作。
-
-
诚信惩戒
-
违规行为均记入诚信档案,记录期3年,影响未来职称申报;
-
严重失信者纳入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惩戒。
-
三、注意事项
-
适用范围 :仅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有职称评定;
-
监督机制 :省级人社部门汇总失信信息,用于跨区域核查。
以上措施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法规执行,确保评审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