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低保需要核查子女存款,主要是为了精准识别救助对象,避免福利资源滥用。核心原因包括:法定赡养义务、家庭经济联动性、政策公平性要求三大要点。
-
法定赡养义务的体现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子女对父母有法定赡养责任。低保审核时核查子女经济状况,本质是评估其是否具备赡养能力。若子女存款或收入超过当地标准,说明家庭存在其他经济支撑渠道,不符合“共同生活成员人均收入低于低保线”的核心条件。 -
家庭经济联动性原则
低保以家庭为单位核算收入,而非仅看个人资产。子女与父母若存在频繁资金往来(如大额转账、代持财产),可能被视作家庭共同财产。尤其对已婚子女,需核查其是否与父母形成实际经济共同体,避免通过分户隐匿财产骗取低保。 -
政策公平性的保障机制
部分家庭可能将存款转移至子女名下以规避审查。例如:老人存款转入子女账户后谎称“无积蓄”。核查子女资产能有效识别此类行为,确保真正困难的群体获得救助。部分地区还会综合评估子女房产、车辆等资产,进一步杜绝“开着宝马吃低保”的现象。
提示: 各地政策对子女存款的核查标准不同,通常未婚子女或同住子女必查,独立生活的已婚子女可能放宽。建议申请前咨询当地民政部门,如实申报家庭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