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
低保户和脱贫户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救助群体,两者在定义、保障对象和退出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
一、核心定义不同
-
低保户
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无法通过劳动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居民。这类群体通常因因病、残、老、失业等刚性支出或缺乏劳动能力而陷入贫困。
-
脱贫户
指通过脱贫攻坚政策(如产业扶贫、教育资助等)实现稳定收入或改善生活条件的家庭。脱贫户需满足“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等标准,且收入水平需稳定高于当地贫困线。
二、保障政策差异
-
低保户 :主要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医疗救助、教育优惠等基础性政策,保障水平以维持基本生活为目的。
-
脱贫户 :在巩固脱贫成果阶段,可能享受产业扶持、就业培训、教育资助等综合性帮扶措施,但不再享受低保金。
三、认定标准与退出机制
-
低保户 :以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为核心评估指标,认定标准相对固定且动态调整。
-
脱贫户 :需持续满足脱贫标准(如年均收入≥2300元)一定年限(如2年),且不再符合低保条件。
四、特殊情况说明
若低保户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稳定收入且超过贫困线,可申请退出低保,但需重新评估是否符合低保条件。部分地区的政策可能允许低保家庭转为其他救助类型(如精准扶贫),但需符合新政策的准入条件。
低保户不属于脱贫户,两者分属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不同帮扶层级,适用于不同贫困状况和帮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