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法后,低保资格并不会自动取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审查结论,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中“犯罪被判刑后不得享受低保”的规定与宪法精神不符,已被认定为不合法。
一、低保资格的维持条件
- 法律保障: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低保的发放是基于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与个人是否犯罪无直接关联。仅因犯罪行为而取消低保资格没有法律依据。
- 家庭收入状况:低保的核心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只要家庭收入未超过标准,即使家庭成员犯罪,其低保资格依然可以维持。
二、特殊情况的处理
- 违规行为的影响:若因犯罪行为导致家庭收入或财产状况发生变化,如获得非法收入或因犯罪获得财产,相关部门可重新核查家庭经济状况,若不符合低保条件,则可能取消资格。
- 法律追责:如果低保资格的维持涉及骗保或其他违规行为,相关部门会追缴违规领取的低保金,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三、总结与提示
犯罪行为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低保资格取消,但若因犯罪导致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需重新评估是否符合低保条件。任何骗保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建议低保家庭如遇经济状况变化,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以免影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