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源,加强财会监督工作需从体系完善、机制优化、重点领域治理等方面入手,具体问题及措施如下:
一、存在问题
-
监督体系不完善
部分领域存在监督空白,需构建覆盖财政、审计、税务等多部门的协同监督网络。
-
工作机制需理顺
监督流程存在碎片化现象,需建立“五元一体”体系(财政主责+部门监督+内部监督+中介自律+行业监管)和“纵横贯通”工作模式。
-
法治建设滞后
财会领域法律法规滞后,需加快修订《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强化执法问责力度。
-
监督能力不足
专业人才短缺,信息化水平低,需加强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和专业培训。
-
重点领域风险突出
如国有资产、政府采购、财政资金使用等易发领域存在违规行为,需强化专项监督。
二、具体措施
-
完善监督体系
-
建立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五元一体”体系,明确财政部门主责,强化跨部门协作。
-
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
-
-
强化法治保障
-
完善财经领域法律法规,加快修订《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
-
严格执法问责,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
-
提升监督效能
-
开展专项监督行动(如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聚焦预算执行、国有资产、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
-
推进智能监督技术应用,提高监督质效。
-
-
加强队伍建设
-
通过“党建+业务”模式提升财会人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支持专业考试和职称评定。
-
建立财会监督协同机制,与纪检、审计等部门共享监督成果。
-
-
聚焦重点领域治理
-
监督国家战略落实(如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民生政策执行。
-
严查“三公”经费、国有资产管理等问题,确保财政资金规范使用。
-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提升财会监督的权威性、覆盖面和实效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