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的核心措施集中于制度完善、技术赋能、风险防控三大方向,旨在通过穿透式监管工具升级全链条责任压实机制智能预警平台全域覆盖等创新手段,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到执行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一、制度体系升级

  1. “穿透式”监督规则细化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框架,将地方政府债务、转移支付、社保基金等高风险领域纳入动态监测清单**,明确每笔资金的流向需匹配项目编码+责任主体双标签,例如对专项债实施**“一案一码”追踪**。

  2. 协同联动机制强化
    推动财政部门与审计、税务、银保监等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构建跨部门联合惩戒名单,对违规企业实施融资限制、招投标禁入等联合约束措施,提升监管威慑力。


二、技术工具创新

  1. 智能分析系统应用
    推广**“金财工程”大数据分析模块**,通过AI算法识别异常支出(如三公经费超标、重复报销),自动触发风险预警并推送整改指令,典型案例包括某省通过系统发现虚列项目套取资金行为,追回违规款超2亿元。

  2. 区块链技术试点
    在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管理中嵌入区块链存证功能,实现资金拨付的不可篡改、全程留痕,2025年已在6个省份开展试点,资金到账效率提升30%以上。


三、主体责任压实

  1. 单位内控合规强制化
    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建立**“内控合规官”岗位**,制定年度自查白皮书并向社会公开,未达标单位将被限制预算增量申请,2024年已有23家央企因内控缺陷被约谈

  2. 第三方机构责任回溯
    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需对审计报告实施**“终身追责”,财政部将建立执业质量黑名单**,对重大错漏机构处以业务停牌、高额罚款,2025年已处罚5家事务所,最高罚金达业务收入3倍。


提示与总结

财会监督的强化需依赖制度刚性+技术柔性的双轨驱动,建议相关单位提前部署合规培训、系统适配,重点关注数据接口标准、内控流程再造。企业及机构应建立**“主动合规”文化**,避免因监管升级导致的信用降级、经营受限风险。

本文《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671082.html

相关推荐

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什么

企业经济活动 会计监督的对象是 企业经济活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范围 财务活动监督 包括会计核算(如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的记录)和财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经济行为监督 涵盖资金流动、资产使用、成本控制等经济行为的合规性审查,防范财务风险。 会计资料监督 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真实可靠。 二

2025-05-07 会计考试

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的意见解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作的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严肃财经纪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出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在于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监督体系,​ ​聚焦三大重点领域:​​保障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强化财经纪律约束、严打财务造假行为​ ​,并明确到2025年建成覆盖财政、单位、中介、行业协会的多层次监督网络。 ​​监督体系顶层设计​ ​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

会计监督制度是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合法、有效的系统性规范,其核心内容包括 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法律依据、技术手段和 责任机制**,通过多维度管控保障经济活动的合规性。** 内部监督 企业需建立内部审计和财务稽核体系,明确岗位分离、授权审批等流程,定期核查账务与资产,确保账实相符。例如,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避免舞弊,利用预算控制约束支出。 外部监督 包括政府监管(如税务机关稽查)

2025-05-07 会计考试

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财会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监督需从制度完善、流程管控、队伍建设、技术赋能四方面发力,核心在于构建“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控体系,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 ​关键举措包括:​​强化“一把手”主体责任​ ​、​​融合党建与业务监督​ ​、​​建立业财协同的“双队伍”机制​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精准度​ ​,最终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财会监督格局。 ​​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制度框架​ ​

2025-05-07 会计考试

学习《加强财会监督》的目的

完善治理体系,防范风险 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的核心目的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财会监督作为国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通过强化财会监督,可以确保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财会监督通过覆盖财政、财务、会计活动的全链条监督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监督分为哪三种方式

会计监督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单位内部监督 、社会监督 和政府监督 。这三种方式共同构成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监控体系,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1. 单位内部监督 单位内部监督是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对会计信息的自我管理。这种监督方式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或指定人员执行,主要关注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例如,通过定期审查费用报销、资金流动等环节,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2.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哪些

会计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监督三部分。 政府监督 : 财政部门的监督 :作为会计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包括对会计核算、会计资料、会计师事务所等的监督。 审计部门的监督 :国家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对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税务部门的监督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监督

2025-05-07 会计考试

加强财会监督工作问题及措施

根据权威信息源,加强财会监督工作需从体系完善、机制优化、重点领域治理等方面入手,具体问题及措施如下: 一、存在问题 监督体系不完善 部分领域存在监督空白,需构建覆盖财政、审计、税务等多部门的协同监督网络。 工作机制需理顺 监督流程存在碎片化现象,需建立“五元一体”体系(财政主责+部门监督+内部监督+中介自律+行业监管)和“纵横贯通”工作模式。 法治建设滞后 财会领域法律法规滞后

2025-05-07 会计考试

五责联述内容怎么写

‌五责联述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一种述职报告形式,核心是围绕"责"字展开,通过五个责任维度(政治责任、工作责任、管理责任、廉政责任、安全责任)系统总结履职情况。 ‌写好五责联述需把握三个要点:紧扣岗位职责、突出实绩数据、体现问题导向。 一、政治责任怎么写 ‌政治站位 ‌:体现学习贯彻上级精神的举措,如开展专题学习次数、牵头落实的重点任务 ‌党建引领 ‌:列举推动"一岗双责"的具体案例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监督的形式及内容

​​会计监督是确保经济活动合法、财务数据真实的核心机制,其形式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体系,内容涵盖原始凭证审核、财务收支监控、资产保全等全流程管控。​ ​ ​​内部监督​ ​:由单位会计机构和人员实施,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财产清查等制度,对原始凭证真实性、账簿记录准确性、资产安全完整性进行日常监督。例如,对不合规的原始凭证有权退回或拒绝受理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监督体系的构成

会计监督体系由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政府监管三部分构成,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管网络,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具体如下: 内部监督 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或专职人员执行,通过定期检查账目、评估风险管理和合规情况,保障财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政策。其核心是内部控制制度,包含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等要素。 外部监督 涵盖政府监管和社会中介机构监督: 政府监管 :由财政部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监督体系组成部分

会计监督体系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督网络: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由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和人员执行,负责审查经济活动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目标。这是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 政府监管 由财政部、***等政府机构主导,通过制定会计准则、法规及政策,监督企业财务报告的合规性。例如,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检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社会中介机构监督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监督体系的内容

会计监督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核心部分,涵盖内部管理、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职能定位 :通过会计机构和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及会计资料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审查,是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 具体内容 : 审核原始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 监督财务收支、财产清查及预算执行情况;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如职责分工、授权审批等)。 二、政府监督 实施主体

2025-05-07 会计考试

五责一体监督体系

​​五责一体监督体系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机制创新,通过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部门专业监督责任,构建权责清晰、协同发力的闭环链条,有效提升监督质效和治理能力。​ ​ ​​党委主体责任是核心​ ​。党委需统筹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制定责任清单,细化领导班子、书记及其他成员的具体职责。例如,通过“三张主体责任清单”将责任量化到27项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监督分为哪三类

会计监督分为三类: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 和政府监督 。以下是详细说明: 内部监督 : 定义 :由企业内部设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目的 :确保日常运营符合公司政策和法规要求,预防潜在风险。 实施方式 :通过内部审计、财务控制和合规检查等手段进行。 外部监督 : 定义 :由企业外部的独立机构或个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监督。 目的 :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的关键在于健全制度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提升信息化水平,并加强协同监管,从而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健全财会监督制度体系 ‌ 完善财会监督法律法规,明确监督主体、职责和程序,细化违规行为的认定标准与处罚措施。建立覆盖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强化监督责任落实 ‌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什么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具体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资金运动(价值形式的经济活动) 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企业或单位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流入、流出及变动。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要素的增减变化。 核算范围限定 仅对 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进行核算,如商品交易、资金借贷等,不涉及非货币性活动(如生产过程、内部管理事务等)。 具体核算对象分类 资产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关系是什么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会计职能的“一体两面”,二者如同硬币的正反面不可分割: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提供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真实数据;监督是核算的保障,确保数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 其核心关系可概括为​​“相互依存、动态协同、目标一致”​ ​,共同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闭环系统。 ​​基础与保障的共生关系​ ​ 会计核算通过记录、分类、汇总经济业务生成财务数据,如收入确认、成本归集等

2025-05-07 会计考试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谁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 单位的经济活动 。具体说明如下: 监督对象定义 根据《会计法》及相关规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为 单位的经济活动 ,包括财务收支、经济业务事项、会计资料真实性等。 监督主体与对象的区分 主体 :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负责实施日常监督。 对象 :单位整体经济活动,而非仅限于会计人员或机构。 监督目的 通过制度约束和相互制约,保障资产安全、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保障吗

会计核算不是会计监督的保障,会计监督才是会计核算的保障。具体分析如下: 核心结论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会计核算是基础,会计监督是保障。 职能定位 会计核算 :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为监督提供依据。 会计监督 :是会计的拓展职能,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等方式,确保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合法性,防止错误和舞弊。

2025-05-0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