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分为几大类

五类

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共分为 五类 ,具体如下:

  1. 资产类 (11个科目)

    包括国库存款、其他财政存款、财政零余额账户款、有价证券、在途款、暂付款、与下级往来、预拨经费、基建拨款、财政周转金放款、借出财政周转金等。

  2. 负债类 (4个科目)

    包括暂存款、与上级往来、已结报支出、借入款、借入财政周转金等。

  3. 净资产类 (5个科目)

    包括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专用基金结余、预算周转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等。

  4. 收入类 (7个科目)

    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补助收入、上解收入、调入资金等。

  5. 支出类 (7个科目)

    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补助支出、上解支出等。

总结 :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通过五类分类,全面反映政府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及结余情况,确保财政活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本文《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分为几大类》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684639.html

相关推荐

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

‌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反映各级政府财政收支、资产负债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性报表体系,其核心功能在于 ‌全面披露财政状况、强化预算监督‌和 ‌提升财政透明度‌。 ‌ 1. 报表构成与主要内容 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资产负债表 ‌:反映特定时点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状况,体现财政长期可持续性。 ‌预算执行情况表 ‌:对比预算数与实际执行数,揭示收入完成度、支出进度及结余情况。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政总预算收入都有哪些科目

​​财政总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转移性收入、债务收入及债务转贷收入等八大类科目​ ​。其中,​​税收收入​ ​构成一般公共预算的主体,​​专项用途收入​ ​(如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产收益​ ​(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则体现专款专用与资源优化配置的特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以税收为核心,涵盖增值税

2025-05-07 会计考试

应缴财政款为什么不用做预算会计

不属于部门收入 应缴财政款不用做预算会计处理的原因主要与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和性质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限制 预算会计主要核算事业单位的 收入、支出和预算调整 ,而应缴财政款属于 负债类科目 ,反映单位对财政的负债关系,并非实际收入或支出。根据预算会计的核算原则,负债类科目无需在预算会计中体现。 二、应缴财政款的性质 负债属性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政总预算会计负债包括哪些

财政总预算会计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具体涵盖应付短期政府债券、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与上级往来、其他应付款等。这些负债反映了政府财政在履行其职能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偿还的经济义务。 流动负债 是指预计在一年内(含一年)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应付短期政府债券、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与上级往来和其他应付款项等。这些负债通常涉及日常运作中因采购、支付工资等产生的即时财务义务。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什么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用于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及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以下是具体解析: 定义与职能 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政府财政预算为核心,负责核算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各类财政资金,同时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工作内容 核算 :记录财政资金的收入、支出及结余; 反映 :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报告; 监督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政预算会计会计分录

​​财政预算会计会计分录是政府及事业单位记录财政收支的核心工具,其核心特点是​ ​ ​​以预算管理为中心、采用双分录体系(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行)、科目设置体现资金性质与功能分类​ ​ ​​。​ ​ 通过规范化的借贷记账,确保公共资金流转的透明性与合规性,同时满足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的双重需求。 ​​基础科目与借贷逻辑​ ​ 财政预算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如“国库存款”“预拨经费”)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核算原则

企业会计核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方面,结合权威性和时效性信息整理如下: 会计主体性原则 企业作为独立经济实体进行核算,其财务状况与所有者、管理者及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 所有经济业务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确保数据统一性和可比性。 会计真实性原则 会计信息需真实反映企业经济状况,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满足宏观管理及决策需求。 会计谨慎性原则 在不确定情况下采取保守计算方法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核心框架,其核心亮点包括 :真实性 、可比性 、持续经营假设 以及收入费用匹配原则 ,旨在确保财务信息可靠、透明且利于决策。 真实性原则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杜绝虚假记载。所有经济业务需以客观证据为基础记录,确保报表使用者能获取可信赖的数据。 可比性原则 企业需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使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可纵向对比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原则

‌企业会计机构设置的核心原则包括:合法性、适应性、效率性和监督性,需确保符合法规要求、匹配企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并强化内部控制。 ‌ ‌合法性原则 ‌ 会计机构设置必须符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要求,明确岗位职责与权限,如出纳与会计分离、保管与记账分工等,避免法律风险。 ‌适应性原则 ‌ 根据企业规模、业务复杂度和行业特点灵活设计。小微企业可合并岗位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

企业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要点,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因事设岗原则 岗位设置应基于企业实际需求和目标,避免按人设岗。通过组织分析法、关键使命法等工具,先确定任务再配置人员,确保人岗匹配。 二、最低岗位数量原则 在满足工作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岗位数量以降低人力成本。通过明确主责、部分和支持类职责,实现岗位精简与高效协作。 三、工作饱和原则 每个岗位应满负荷运转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政总会计制度科目表

财政总会计制度科目表是《财政总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科学合理,涵盖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科目,能够全面反映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及政府财政资产、负债等存量信息。这一制度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升国家财政治理效能提供了坚实保障。 1. 科目表的设计与内容 财政总会计制度科目表包括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大类科目。预算会计科目主要核算预算收入、支出和结余等流量信息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原则有哪四个

会计原则的核心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根据权威资料,会计原则通常包含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会计主体原则 将企业与其所有者、管理者等个体分开,独立核算财务状况。这一原则确保财务信息聚焦于企业经济活动,避免混淆个人与企业的财务。 会计分期原则 以固定周期(如月、季、年)划分会计期间,便于定期报告和业绩评估。该原则支持纵向(历史对比)和横向(行业对比)分析。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

2025-05-07 会计考试

公认会计原则是什么

**公认会计原则(GAAP)**是由社会会计组织制订并发布的,被会计界所公认的处理会计事务的各项准则。它是会计实务中普遍运用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约束条件的概括,是体现会计规律、基本特征的原理性规范。 公认会计原则的层次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 :这是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等。 对会计实际问题的方法指导和具体标准 :如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2号的应用场景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2号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特殊交易事项处理 三大领域,具体适用于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抵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及股份支付确认等复杂业务场景。以下从实务操作角度分析其核心应用方向: 一、企业合并与股权结构调整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调整 :解释2号明确要求合并方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对前期比较报表进行追溯调整,确保会计政策一致性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2号与国际准则对比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与国际准则的核心差异在于会计政策趋同下的特殊事项处理 ,重点体现在A+H股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一致性、少数股权交易处理及BOT业务规范等方面。以下是关键对比分析: A+H股会计政策协调 解释第2号明确要求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企业,除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等少数差异外,需在两地财报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估计 ,而国际准则(如IFRS)更强调全球统一性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2号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核心影响 A股与H股财务报表统一 该解释要求内地与香港上市的同一企业,除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关联方披露等少数差异外,对同一交易事项需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估计及报告,消除境内外报表差异。 公司制改制成本调整 母公司 :以评估确认的资产、负债价值作为改制成本,与账面价值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 子公司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2号的实施难点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简称《2号解释》)的实施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政策与估计统一要求 跨境上市公司处理差异 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需在除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关联方披露外的所有交易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与估计,避免双重记账。 保险业特殊规定 保险公司需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购买少数股权产生的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且仅适用于发布后发生的交易,不追溯调整。 二

2025-05-07 会计考试

如何优化企业会计准则解释2号的执行

优化企业会计准则解释2号(简称“2号解释”)的执行,需从政策实施、技术规范、监管协同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统一政策执行,确保会计政策一致 “统一执行,一步到位” :所有保险公司(无论上市与否)需在编制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同步变更会计政策,消除境内外报表差异。 明确会计处理标准 :包括保费收入确认(引入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的基本原则及内容

​​政府会计以“双体系、双基础、双目标”为核心,通过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协同运作,确保公共财政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其基本原则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基础假设,以及可靠性、全面性、实质重于形式等质量要求,内容涵盖预算收支、资产负债、决算与财务报告等全流程管理。 ​​基本原则框架​ ​ ​​会计主体假设​ ​:明确各级政府及单位作为独立核算主体,与企业、个人严格区分。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特有的会计科目

政府会计特有的会计科目以​​“平行记账”双轨制​ ​为核心,通过​​跨期摊配科目​ ​(如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预算专属科目​ ​(如资金结存、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及​​行政单位专用科目​ ​(如应付政府补贴款)等,实现财务与预算的双重管理。其独特设计兼顾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确保公共资金透明高效。 ​​跨期摊配科目​ ​:政府会计保留企业会计已淘汰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科目

2025-05-0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