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民法典对欠款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中,其中明确规定了借款合同、担保责任以及债务履行等问题。
1. 借款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款合同自**人提供借款时成立并生效。这意味着,即使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但如果**人没有实际提供借款,那么合同就不成立,借款人也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2. 借款利息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对于借款利率,民法典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3. 担保责任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债务的,应当在合同中明确保证方式、保证范围和保证期间等内容。保证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则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4. 债务履行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债务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履行债务。如果债务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债务人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依法行使不安抗辩权,即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债务人提供适当担保。
5. 债务转移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未经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无效,债务人仍需承担还款责任。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民法典对欠款问题的规定是全面而详细的,旨在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秩序和市场稳定。在处理欠款问题时,建议各方当事人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