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四号收入(简称收入准则)是规范企业收入确认、计量及披露的核心准则,其核心要点如下:
一、收入定义与范围
-
收入定义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
日常活动 :包括生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如制造业、咨询服务等)。
-
客户与合同 :客户需与企业签订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合同形式不限(书面/口头)。
二、收入确认原则
-
控制权转移 :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即企业能主导商品使用并获取几乎全部经济利益。
-
五步模型 :
-
识别合同与履约义务
-
确定交易价格
-
分摊交易价格至各履约义务
-
履行义务时确认收入
-
三、收入计量方法
-
交易价格确定 :考虑可变对价、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等因素,采用期望值或最可能发生金额估计。
-
分摊规则 :按履约义务类型将交易价格合理分摊。
四、关键修订与变化
-
控制权转移标准 :2017年修订后,从“风险转移”改为“控制权转移”,更强调企业对商品的实际控制。
-
可变对价处理 :要求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评估,确保累计确认收入不会因未来转回而产生重大不确定性。
五、应用注意事项
-
不适用场景 :如企业向非客户(如供应商)收取返利,不确认为收入。
-
披露要求 :需提供收入性质、金额、时间分布及不确定性等关键信息,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
该准则通过明确收入确认时点与计量方法,提升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对相关行业(如房地产、信息技术)的商业模式调整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