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租赁准则的发展历史可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涵盖国际与国内准则的演变:
一、国际租赁准则发展
-
早期探索阶段(20世纪初)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篇(19世纪末)为租赁交易奠定基础,后续各国陆续制定本地租赁准则。
-
美国主导的准则制定(1949-2016年)
-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布《会计研究公报第38号——在承租人财务报表中披露长期租赁》(ARB 38);
-
1976年:FASB发布《财务会计准则第13号》(FAS 13),奠定租赁会计基础;
-
2016年:IASB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IFRS 16),取代旧版IAS 17,取消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分类,要求统一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
二、中国租赁准则发展
-
起步阶段(1990年代)
-
1993年:中国首次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原准则),规范租赁业务确认与计量;
-
2001年:对原准则进行修订。
-
-
修订与趋同(2018年)
- 2018年12月:财政部修订发布新准则(CAS 21),与国际IFRS 16实质趋同,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其他企业于2021年1月1日执行。
三、核心变化与影响
-
分类调整 :国际准则取消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区分,统一处理所有租赁;国内准则逐步跟进,强化租赁业务财务信息透明度。
-
表外融资问题解决 :通过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避免经营租赁表外融资特性,提升财务报表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