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设置需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机构设置框架
-
最高决策机构
成立 安全生产委员会 ,由公司总经理担任主任,其他高管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全公司安全工作。
-
日常执行机构
设立 安全管理办公室 ,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主持,承担安全制度制定、隐患排查、培训组织等具体工作。
-
专业支持小组
根据业务需求,可增设职业健康管理、应急管理、食品安全等专业小组,协助专项安全工作。
二、人员配置要求
-
专职与兼职标准
-
员工总数≥100人需配备至少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服务行业等无强制比例要求,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
-
特殊行业强制要求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等高危行业,无论人数多少,均需设置安全生产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
三、职责分工与运行机制
-
委员会职责
制定安全方针政策,审定安全目标与计划,指挥事故处理,协调资源投入。
-
办公室职责
负责制度实施、安全检查、培训组织及档案管理,落实委员会决策。
-
动态调整机制
人事变动或业务调整后,需及时更新机构设置;每年2月需重新成立防汛领导小组。
四、法律依据与监督
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法规,企业未达标设置机构或配备人员将面临罚款等处罚。安全总监等关键岗位需具备相应资质,确保监督责任落实。
总结 :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设置需以法律法规为基准,结合行业特性和业务需求,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明确的体系,并通过动态调整和严格监督保障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