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做账工资的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工资核算前准备
-
数据收集
-
整理员工考勤记录、工作时长、绩效评估结果、奖金发放记录等基础数据。
-
收集与工资相关的原始凭证,如银行单据、发票、工资表等。
-
-
工资计算
-
根据公司薪酬政策,计算每位员工的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
-
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个人缴纳部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及住房公积金。
-
确定实发工资金额。
-
二、工资核算与账务处理
-
会计分录编制
-
计提工资时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 \quad (根据部门归属)$$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quad (总金额)$$ -
代扣社保及个税时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quad (应发金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quad (单位承担部分)$$
$$借: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quad (单位承担部分)$$
$$借: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quad (单位承担部分)$$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quad (税额)$$。
-
-
工资发放
-
银行转账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quad (扣除个税后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quad (实际支付金额)$$ -
现金支付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quad (扣除个税后的金额)$$
$$贷:库存现金 \quad (实际支付金额)$$。
-
三、后续管理与核对
-
工资报表编制
-
根据记账结果,编制工资支出明细表、工资总额表等财务报表。
-
分析工资结构,为薪酬调整提供依据。
-
-
账务核对
-
核对工资台账与银行流水,确保金额一致。
-
检查社保、个税申报准确性,避免遗漏或重复。
-
-
税务申报
- 汇总当月工资数据,申报个人所得税及社保缴纳。
四、注意事项
-
部门科目选择 :生产工人工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计入“销售费用”。
-
附加费用核算 :需同时核算社保、公积金等附加费用,并在发放时一并扣除。
-
系统辅助 :建议使用薪资管理系统提高核算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通过以上步骤,可规范工资账务处理,保障财务数据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