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延迟发工资的后果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一、民事责任
-
补发工资及赔偿金
用人单位需按《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支付拖欠工资及50%-100%的赔偿金。若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可依据第38条主张经济补偿,计算方式为:
-
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超6个月不满1年按1年计算;
-
不足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
-
支付令申请
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支付令,要求法院裁定支付拖欠工资。
二、行政责任
-
劳动监察处罚
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逾期将处以罚款(通常为应付金额的1-5倍)或采取制止支付其他款项的措施。
-
地区差异
部分地区(如广东)对连续拖欠超1个月的情况设最高罚款10万元。
三、刑事责任
若用人单位 恶意拖欠工资且数额较大 (如5000-2万元),或造成劳动者生活困难,直接责任人可能面临:
-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并处罚金;
-
情节特别严重 时,刑期增至3-7年。
四、特殊情形处理
若延迟发放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或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需说明原因并在消除影响后补发工资。
总结 :企业延迟发工资将面临多重法律后果,劳动者可通过行政投诉、仲裁或诉讼**,企业需依法履行支付义务以避免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