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按12%比例扣除时,每月工资的扣款金额为:工资基数×12%。例如工资5000元,每月个人和单位各缴600元,公积金账户共增加1200元。 关键点包括:扣款比例5%-12%浮动、基数通常为上年度月均工资、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对等、部分城市设缴存基数上限(如当地社平工资3倍)。
-
计算逻辑:公积金月缴存额=缴存基数×缴存比例。若工资8000元且比例12%,个人月扣960元,单位同步缴960元,账户月增1920元。基数超过上限时(如某地社平工资3倍为15000元),按上限15000元计算,最高月缴1800元/方。
-
政策范围:全国比例区间为5%-12%,具体由单位与职工协商或按地方政策执行。部分企业可阶段性降低比例,但不得低于5%。新员工首月按当月工资为基数,次年调整为上年度月均工资。
-
工资影响:扣款后实发工资减少,但公积金可用于购房、租房等。如1万元工资按12%扣除,到手8800元,但公积金账户累计2400元/月(含单位缴存)。个税计算时可扣除公积金缴存部分,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
注意事项:基数含奖金、津贴等总收入,但部分城市排除加班费。单位代扣代缴需在工资发放5日内完成,可通过公积金官网或APP查询明细。
合理规划公积金缴存比例既能优化个税,又能积累住房资金。建议结合自身购房需求与工资水平,与单位协商**缴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