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入海口位于中国东部的上海市和江苏省南通市交界处,形成南北两个主要入海通道,其中南支水道经上海市崇明岛以南注入东海,北支水道经南通市启东以东入海。这一喇叭形河口段全长约232公里,江面宽度从5.8公里扩展至90公里,是中国航运、生态与经济的重要枢纽。
-
地理位置与范围
长江口起点为江苏江阴鹅鼻嘴,终点至东海鸡骨礁,平面呈喇叭状。北岸属南通市,南岸属上海市,崇明岛将河道分为南北两支。现代地理学多采用“江阴至鸡骨礁”的232公里划分标准,涵盖北支、南支、北港、南港等多级分汊水道。 -
南北双通道结构
- 南支水道:主航道经上海市崇明岛南侧,通过南港、南槽入海,承担80%以上长江径流量,是万吨级船舶的主要通道。
- 北支水道:经南通启东市以东,因泥沙淤积逐渐缩窄,现以生态功能为主,仍保留部分航运价值。
-
动态演变与延伸
长江口因泥沙堆积持续向海延伸,年均造陆约25平方公里。历史记载显示,公元3世纪河口仅至江阴,20世纪后形成现代格局,目前仍以每年数十米速度向东海推进。 -
经济与生态价值
长江口是全球最繁忙的航运门户之一,深水航道达12.5米,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里拥有崇明东滩等湿地,是中华鲟、候鸟迁徙的关键栖息地。
未来需平衡航道开发与生态保护,尤其关注南北支水道的可持续利用。这一区域的地理变迁与功能多样性,使其成为研究河口演化的天然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