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最新修订的《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已于2024年11月26日正式实施,这是本省为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要求、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作出的重要调整。关键亮点包括:强化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责任、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流程、加大对第三方机构数据造假的惩处力度,并首次明确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机构的连带责任。
-
修订核心内容
新条例重点修改了环境监测规范,要求监测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严禁篡改数据,违者最高可面临50万元罚款并禁止从业。简化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层级,明确技术评估费用由审批部门承担,减轻企业负担。 -
执法力度升级
借鉴国家“史上最严”环保法经验,安徽新增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手段。例如,蚌埠某化工产业基地因环境隐患被首例省级挂牌督办,凸显“零容忍”态度。2024年一季度全省查处违法企业183家,罚款金额同比翻倍。 -
企业合规指引
条例要求排污单位完善自行监测体系,鼓励超低排放改造。南京钢铁等企业通过封闭式管理实现减排60%以上,并获得中央资金支持,印证环保投入的经济效益。 -
公众参与机制
设立环境保护宣传周(每年5月30日至6月5日),并开通多渠道举报制度,保障公众监督权。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透明度。
当前,安徽正以新条例为抓手推动绿色转型,企业需重点关注监测合规与环评流程优化,避免因数据问题触发严厉追责。公众可通过官方渠道参与环境监督,共同维护“美丽安徽”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