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中村改造政策主要围绕扩大实施范围、完善安置方式、强化监管保障及保障村民权益展开,具体如下:
一、政策实施范围扩大
-
城市覆盖范围 :从原35个超大特大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扩展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
项目数量与规模 :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790个,建设筹集安置房189.4万套,比2023年增加约10%。
二、安置方式与保障
-
多元安置并行 :采用原址安置、异地安置、合并安置等方式,结合城中村实际特点灵活推进。
-
保障村民权益 :
-
补偿原则 :参照国有房屋标准,保障被征收人原有生活水平,允许自主选择补偿方式(货币化/实物安置)。
-
特殊群体保护 :对无证房不简单定性为违建,避免一刀切处理。
-
三、资金与监管机制
-
资金平衡要求 :每个项目需制定征收补偿方案和资金平衡方案,确保收支平衡,避免新增政府债务风险。
-
监管措施 :
-
联合预审安置先行项目,审查房企资质与高息借贷行为。
-
严禁大拆大建,确保改造与城市规划衔接。
-
四、政策支持与村民参与
-
政策支持 :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供专项借款及税费减免,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和资产量化。
-
村民参与机制 :引导村民参与附属工程建设,通过职业培训、税费减免等方式,实现集体资产股权化,分享城镇化收益。
五、分类改造与规划衔接
-
分类施策 :根据城中村特点,采用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规划协同 :改造方案需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部分项目转型为产业配套或现代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