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城中村改造主要面向地级及以上城市,但县城是否纳入改造范围需依据政策条件与地方实际需求综合判定。核心亮点包括:国家级政策明确优先支持地级城市成熟项目、改造范围扩至300余个城市但未明确包含县域、部分县城可结合自身城镇化需求自主申报或试点推进。
-
政策覆盖层级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联合通知,改造项目优先支持资金平衡能力较强、征收补偿方案成熟的地级城市。此规定将改造重点聚焦于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的较大城市,而县城需通过地方财政能力与项目可行性评估后才可能被纳入。 -
地方实践差异
部分经济发达的县城(如沿海省份的百强县)已尝试将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更新计划,例如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盘活土地资源。但这些实践多为地方自主探索,尚未形成全国性统一标准。 -
未来趋势展望
2025年政策提出继续扩大改造规模,新增100万套改造目标,并强调货币化安置。若县城存在大量低效存量住房、人口流入压力或产业升级需求,可能通过专项债、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争取进入改造序列。
需注意,县城推进城中村改造需警惕过度开发风险,重点应结合产城融合与公共服务提升,避免单纯房地产化倾向。建议地方政府根据人口流动趋势与财政可持续性审慎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