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原文为“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字词解释
-
空谷 :指空旷的山谷,强调环境的幽深与寂静。
-
传响 :指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
哀转 :形容声音悲哀婉转,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
久绝 :指声音持续很长时间后消失。
二、整体含义
该成语描绘了猿猴在空旷山谷中长啸,其声音悲哀婉转,回荡不绝的景象。常被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幽静与凄美,如三峡地区的典型生态景观。
三、引申意义
-
自然景观 :专指猿猴哀鸣在山谷中的回声,是三峡等自然景观的标志性描写。
-
情感表达 :可引申为某种悲伤或哀怨的情绪在空旷环境中持续存在,如失恋、孤独等情感的具象化表达。
-
精神象征 :比喻某种精神或影响在人们心中久久不散,如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
四、文学手法
-
以声写景 :通过猿鸣声反衬山谷的寂静与空旷,形成音景交融的意境。
-
动静结合 :“空谷”(静)与“哀转”(动)形成对比,强化了空间的寂寥感。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共鸣,是汉语文学中意境营造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