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绝不饮”中的“绝”意为“彻底断绝”或“完全停止”,强调对饮酒行为的绝对终止。这一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常见,既包含主观上的坚决态度,也暗含行为结果的不可逆转性。以下是具体解析:
-
核心语义:“绝”本义为“断丝”,引申为“断绝”“终止”。在“遂绝不饮”中,它表示从某一刻起彻底停止饮酒,带有决绝的意味。例如古文中“绝交”“绝食”的“绝”均属同类用法。
-
语境强化:副词“遂”(于是)与“绝”连用,凸显行为是经过考虑后的最终决定。类似结构如“遂绝其命”(于是结束其生命),表明动作的完成性和不可更改性。
-
古今对比:现代汉语中“绝”仍保留此义,如“绝迹”“绝缘”,但口语中更多用“绝对”“绝不”表示强调。而古文中的“绝”更侧重行为结果的彻底性,如“绝江河”(横渡江河)中的“绝”则体现“穿越”的引申义。
-
情感色彩:该词隐含强烈的主观意志,可能伴随道德抉择或健康考量。例如古人“绝粒”(断粮修行)或“绝笔”(停笔)均含类似决心。
总结:理解“绝”字需结合上下文,其核心是“彻底断开”。若用于现代场景,可类比“戒烟”中的“戒”,但“绝”的语气更重,效果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