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绝栉沐"出自《左传》,字面意思是停止梳头洗浴,实际指代因极度悲痛或专注而放弃自我打理,常用来形容人陷入极端情绪或忘我状态。这一成语背后反映了古人将仪容整洁与精神状态紧密关联的价值观。
-
词源解析
"栉"指梳子,"沐"指洗头,合称代指日常清洁。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为诛杀逆子石厚而"遂绝栉沐",通过外在邋遢表现内心挣扎,后演变为固定成语。 -
文化隐喻
在古代礼仪文化中,衣冠不整被视为"失礼",成语刻意反用此规范,强化情感冲击力。类似表达还有"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但"遂绝栉沐"更强调主动放弃而非习惯性邋遢。 -
现代应用场景
现代多用于两种语境:一是形容科研工作者等因专注工作废寝忘食,二是描写遭遇重大打击者精神崩溃的具象化表现,如亲人离世后茶饭不思的状态。
该成语提醒我们关注极端行为背后的心理信号。若长期出现类似表现,可能需专业心理干预,平衡身心健康与目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