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查问题及整改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硬件设施与卫生管理
-
设施设备问题
-
更换老化电器、修复蒸饭柜、安装防蝇网及防鼠设施
-
完善排水系统,保持地面干燥
-
-
卫生标准落实
-
建立每日消毒制度,确保餐具、厨具高温蒸汽消毒
-
食品分类存放,设置明显标识,仓库通风良好
-
二、原料采购与储存
-
采购环节漏洞
-
完善供应商资质审核,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
-
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定期评估合作质量
-
-
储存管理不足
-
食品分类存放,避免混放,设置防潮防霉措施
-
仓库定期检查,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
-
三、加工操作规范
-
生熟交叉污染风险
-
严格原料二次筛选,腐败变质食品禁止加工
-
蒸煮类食品需彻底煮熟,设置监督岗位实时监控
-
-
操作流程不规范
-
员工持证上岗,工作服穿戴规范
-
加工前洗手消毒,使用专用工具和容器
-
四、人员管理与培训
-
健康与卫生意识薄弱
-
建立晨检制度,身体不适者禁止上岗
-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
责任制度落实
-
签订责任状,明确分工与追责机制
-
设立监督小组,强化过程管理
-
五、消毒与记录管理
-
消毒工作不彻底
-
增加消毒设备,确保餐具每日消毒
-
使用集中消毒企业餐具,避免二次污染
-
-
记录管理不规范
-
完整记录食品留样、索证索票及消毒情况
-
设立档案追踪食品来源与流向
-
总结 :整改需从硬件升级、流程规范、人员培训等多维度入手,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