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保障健康的基础,防范措施需从选购、储存、加工到应急处理全方位落实。关键要点包括:警惕“艳、白、反、长、散、低、小”类食品,遵循“五要素”原则,并掌握食物中毒应急方法。
-
选购环节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认准生产日期、保质期及SC标识,避免“三无”产品。
- 警惕颜色异常艳丽或过于白皙的食品,如蜡果般光亮的草莓、漂白过的干货等。
- 慎买散装食品和小作坊产品,价格明显偏低的多有安全隐患。
-
储存与加工
-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冷藏食品保持在0℃-4℃,避免反复解冻。
- 烹饪前彻底清洗食材,生熟刀具、砧板分开使用,肉类海鲜需彻底煮熟。
- 熟食常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剩菜需冷藏并在食用前充分加热。
-
日常预防
- 饭前便后洗手,餐具定期消毒,减少油炸食品摄入。
- 不采食野菜、野果或野生蘑菇,避免误食有毒物质。
- 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查看《食品经营许可证》。
-
应急处理
- 食物中毒后立即停止进食,饮用大量清水稀释毒素,尝试催吐。
- 保留可疑食物样本,及时就医,尤其出现脱水、血便等严重症状时。
食品安全无小事,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养成科学习惯,遇事冷静应对,才能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