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大集团的土地储备规模庞大,截至2022年底达2.1亿平方米,覆盖全国多地,其中大湾区占比超65%(深圳34个旧改项目),成为其保交楼、偿债及转型的重要资产基础。
-
规模与分布
恒大土地储备长期位居行业前列,历史峰值曾达3.19亿平方米(2019年),近年虽收缩但仍保持超2亿平方米存量。土地类型涵盖住宅、商业等,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原值占比曾超74%),大湾区为核心区域,55个旧改项目凸显战略倾斜。 -
获取与价值
土地通过公开购置、合作开发等方式积累,平均楼面成本较低(如2019年约1639元/平米)。庞大储备被集团视为“优质资产”,理论上可支撑5-8年开发需求,但变现能力受市场流动性及债务问题制约。 -
现状与挑战
当前恒大以“保交楼”为首要任务,部分土地或用于项目复工。尽管储备规模可观,但债务压力下如何高效盘活资产、平衡短期偿债与长期开发,仍是关键挑战。
恒大土地储备既是历史扩张的见证,也是化解危机的潜在筹码,其实际价值释放需依赖市场回暖与集团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