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付对方单位借款的账务处理,需根据借款性质和用途进行区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公司借出款项(其他应收款)
-
取得借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对方单位名称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说明:因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使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需冲减财务费用)
说明:若利息已预提,则计入"应付利息"。
-
收回本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对方单位名称
说明:与取得借款分录方向相反。
二、公司收到对方借款(其他应付款)
-
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对方单位名称
说明:因经营活动产生的应付款项,使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
支付借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费用化利息)
贷:应付利息
说明:利息需先计入"应付利息",再支付。
-
归还借款本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对方单位名称
贷:银行存款
说明:与取得借款分录方向相反。
三、注意事项
-
科目选择
-
非经营活动(如股东借款)需计入"其他应付款";
-
营业活动产生的应收/应付则计入"其他应收款"。
-
-
风险控制
-
长期借款需通过"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核算;
-
可采用账户冻结措施保障还款。
-
-
税务处理
- 利息支出需计入财务费用,影响利润表。
四、示例
公司A借出10万元给公司B(非经营活动)
借:其他应收款——公司B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收到利息5,000元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财务费用 5,000
收到还款105,000元
借:银行存款 105,000
贷:其他应收款——公司B 100,000
通过以上分录,可清晰反映企业间资金往来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