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记忆的容量非常大,但保持时间极短(通常仅0.25~4秒)。作为记忆系统的第一道关卡,它能几乎无差别地登记所有感官输入的信息,但只有被注意的部分才能进入后续加工阶段。
-
容量接近无限
感觉记忆能同时捕捉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原始信息,例如一瞬间看到的画面或听到的声音。视觉感觉记忆(图像记忆)的容量尤为突出,远超听觉(声像记忆约5个单元)。这种“海量缓存”机制确保了外界信息不会因大脑处理速度限制而丢失。 -
信息形式原始且短暂
存储的内容是未经加工的感官痕迹,如光线的明暗或声音的高低。若不及时被注意,这些痕迹会迅速消退,就像相机快门捕捉后未保存的影像。 -
关键作用在于筛选
虽然容量大,但感觉记忆的核心功能是初步过滤。例如,在嘈杂环境中,你的耳朵仍能接收所有声音,但只有被专注的对话会进入后续记忆阶段。这种机制避免了大脑被无关信息淹没。
提示:感觉记忆的“大容量”特性解释了为何我们常感觉“看到了却记不住”——问题不在于存储,而在于注意力分配。通过针对性训练(如快速视觉识别),可以提升信息筛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