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明确了教育惩戒的边界和方式,旨在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作为一部重要的教育法规,其核心要点包括:
-
明确教育惩戒的定义和目的: 规则指出,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
规定教育惩戒的基本原则: 教育惩戒应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这意味着惩戒措施应旨在教育学生,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且应与学生的过错程度相适应。
-
列举教育惩戒的方式: 规则详细列举了多种教育惩戒方式,包括口头训斥、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
-
设定教育惩戒的禁止行为: 规则明确规定了禁止实施的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如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等,以防止惩戒行为过当或侵害学生权益。
-
规范教育惩戒的实施程序: 规则要求,实施教育惩戒前,应当告知学生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学生家长;实施教育惩戒后,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帮扶,对改正错误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
建立多方监督机制: 规则强调,学校应当将学生行为规范纳入学校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教育惩戒的监督机制,包括学生申诉渠道、家长投诉机制等,以确保教育惩戒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出台,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有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惩戒时,要坚守教育初心,遵循法律法规,以爱心和耐心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