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职业行为的指导性准则,核心围绕师德师风、教学标准、师生关系、法律遵守四大维度,旨在规范教师日常行为、保障学生权益、提升教育质量。其亮点包括严禁体罚、倡导公平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法律底线,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清晰框架。
师德师风是规范的核心。教师需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行举止符合社会公德,杜绝收礼、有偿补课等行为。教学标准体现专业性,要求教师严格备课、科学授课、合理布置作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式评价。师生关系强调尊重与保护,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禁止语言暴力或歧视行为,保护学生隐私,建立健康互信的沟通模式。法律遵守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教师需熟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严禁体罚、性骚扰、泄露学生信息等违法行为,维护教育环境的公正安全。
教师在执行规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持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学校应配套完善监督与奖惩机制,家校协作共同推动规范落地。遵守行为规范不仅是职业要求,更是守护教育初心、培养未来人才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