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后处理的核心在于“风险控制+责任追溯”,需通过 立即停止销售、召回产品、排查原因、依法处置、信息公开 五大关键步骤,形成闭环管理以保障食品安全。
-
立即停止销售并封存产品
收到不合格报告后,企业须第一时间停止问题食品的生产经营,封存库存产品,防止风险扩散。监管部门同步责令整改,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
主动召回与风险消除
企业需制定召回计划,通知上下游经营者及消费者,对已售问题食品实施召回,并通过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等方式消除隐患。 -
深度排查不合格原因
企业需自查生产流程、原料采购、工艺控制等环节,监管部门可介入调查或二次抽检,明确问题根源(如农药残留超标、添加剂滥用等),针对性整改。 -
依法处置与责任追究
监管部门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吊销许可等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同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约谈负责人并纳入信用档案。 -
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
不合格食品信息需在经营场所公示,监管部门通过官网公开抽检结果及处置进展,引导公众参与监督,提升透明度与公信力。
提示: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定期自查;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问题产品,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