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天气作业安全需重点关注防暑降温、科学作息及应急处理三大核心措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配备防暑物资如清凉饮料与药品,强化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暴晒,同时掌握中暑急救技能是保障作业安全的关键。
-
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将高强度工作调整至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段,午间高温期建议安排休息或室内作业。露天作业需严格执行“做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日最高气温达40℃时应停止户外作业。
-
防暑降温物资保障:作业现场需配备含盐饮料(每升水加1-2克盐)、绿豆汤等补充电解质,同时提供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封闭空间作业必须加强通风,必要时使用风扇或冰块辅助降温。
-
个人防护与健康管理:禁止穿拖鞋、赤膊作业,应穿戴透气棉质工作服、防护帽及防晒护具。作业前需确认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禁忌症,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先兆时立即停止作业并转移到阴凉处。
-
中暑分级急救措施:轻症中暑者需饮用淡盐水并物理降温;重症者需用冰袋敷腋下/腹股沟,酒精擦拭全身至体温低于38℃,并立即送医。特别注意中暑后饮水需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引发热痉挛。
-
环境与设备安全管控:压力容器等设备需防晒处理,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直射区域。施工现场应搭设遮阳棚,生活区保持卫生并配备空调或风扇,定期消毒防止夏季传染病。
提示:高温作业安全需建立“预防-监测-应急”全流程机制,企业应制定高温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作业人员需每日监测自身状态,共同筑牢夏季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