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作业需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防暑降温措施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避开高温时段(如11:00-15:00)进行露天作业,采用“做两头、歇中间”或轮换作业方式,减少连续作业时间。
-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每日饮水量建议2升以上,可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如椰子水、运动饮料)或自备淡盐水、绿豆汤等,防止脱水。
-
提供防暑药品与饮品
配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药品,以及绿豆汤、含盐汽水等饮品,确保作业现场常备应急物资。
-
改善作业环境
-
高温区域安装轴流风机、电风扇等排风设备;
-
保持设备通风良好,受限空间作业时确保空气流通。
-
二、劳动保护与健康管理
-
规范个人防护
必须穿戴长袖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劳保鞋等,避免因出汗导致防护用品失效。高处作业需系好安全带,特殊工种需佩戴防护面罩等。
-
关注身体信号
若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休息,必要时咨询医生。
-
营养与休息保障
提供营养丰富的餐食,避免过度消耗。作业期间每小时休息10-15分钟,轮换作业岗位以缓解疲劳。
三、安全生产管理
-
防触电与火灾
加强用电设备维护,确保线路老化、漏电问题及时处理;规范使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需严格管理。
-
防高温引发事故
-
气焊、气割作业需防曝晒,氧气乙炔瓶需规范存放;
-
遇高温、雷电、大风时,禁止高处与露天作业。
-
-
设备与材料安全
大型机械(如塔吊、升降机)需定期检查防雷接地,压力容器需防晒防爆,确保排水畅通。
四、应急响应与培训
-
制定应急预案
明确中暑、触电等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
-
开展安全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防暑降温、个人防护、应急处理等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夏季高温作业的安全风险,保障员工健康与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