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降温需科学应对,关键措施包括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及时补水、合理使用降温设备,并掌握中暑急救知识。以下分点展开具体建议:
-
外出防护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时穿戴浅色宽松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中暑先兆,立即转移至阴凉处休息,补充含电解质饮品。 -
室内降温
保持通风,合理使用空调或电扇,但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可配合洒水、湿毛巾擦拭等物理降温方式。老年人避免因怕冷穿过多衣物导致室内中暑。 -
健康管理
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避免酒精或高糖饮料。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增加蔬果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降低耐热能力。家中常备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
应急处理
轻度中暑者需解开衣物,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窝等部位;若出现意识模糊、高热无汗等重度症状,立即就医。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需特别关注体温变化。
夏季防暑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措施,高危人群应减少独自外出。定期检查防暑物资储备,及时更新过期药品,确保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