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需从饮食、环境、防护及应急处理四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饮食防护
-
忌口与饮水
-
夜间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防止腹胀、腹泻;空腹饮茶易损耗阳气,建议餐后饮用淡盐水或含盐饮料。
-
避免过量饮用冷饮,建议每日饮水3-6升,采用“小口多次”原则,及时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如钠、钾)。
-
-
合理膳食
- 多吃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搭配适量蛋白质和清淡易消化的谷物,避免暴饮暴食。
二、环境与防护措施
-
避免高温暴露
-
出门戴宽檐帽、撑伞,穿浅色、透气的衣物,减少阳光直射。
-
避免11:00-16:00紫外线强时段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锻炼。
-
-
居家环境管理
-
空调温度不低于26℃,定期通风换气,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
避免长时间密闭空调,定时开窗透气。
-
三、应急处理与健康监测
-
中暑识别与急救
-
先兆中暑:头晕、口渴、乏力,休息后缓解;轻症中暑:体温升高、恶心呕吐,转移至阴凉处,解开衣扣,用湿毛巾冷敷头部。
-
重症中暑(热衰竭)需立即送医,避免抽搐、昏迷。
-
-
日常健康监测
- 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时,及时休息并补充水分;中暑高风险人群(如老人、儿童)减少户外活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 :减少户外活动,每日饮水10-12L,避免空调温度过低。
-
高温作业场所 :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检测空气质量,备好防暑药品。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高温天气对健康的威胁,保障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