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中心论以教师为教学核心,强调系统知识传授与课堂高效管理,但易忽视学生主动性和个性化需求。其优势在于能快速建立知识体系、维护教学秩序,而局限性则表现为压制创新思维、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
系统性知识传递:教师主导的课堂能高效完成学科知识的逻辑化教学,尤其适合基础理论或结构化强的领域(如数学、自然科学),确保学生短期内掌握大量核心内容。
-
课堂控制力强:教师权威性有利于维持纪律,统一进度和评价标准,适合大班教学或需严格管理的学习阶段。
-
学生被动性凸显:过度依赖教师指令会削弱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难以发展。
-
个体差异被忽略:标准化教学难以适应不同学习节奏和兴趣,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进度或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学习动力。
-
理论与实践失衡:注重教材内容传授,但应用场景的缺失易使学生陷入“纸上谈兵”,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现代教育趋势提倡平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例如通过“引导式教学”融合两者优势——教师设计框架,学生主动探索。教育者需根据学科特点与学情灵活调整策略,而非固守单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