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砀山”和“芒砀山”的历史,需分地区说明:
一、河南永城芒砀山(5A级景区)
-
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地处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主峰海拔156.8米,由20余座小山丘组成。
-
历史沿革
-
秦朝 :公元前221年置砀郡,治所位于今芒山镇,因“山出文石”得名。
-
汉朝 :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在此斩白蛇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也源于此地。
-
三国时期 :曹操曾盗掘汉梁王墓群,刘备、张飞曾在此屯兵。
-
现代 :现为国家级旅游景区,以汉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活动著称。
-
-
文化遗迹
-
夫子山 :孔子避雨讲学处,现存夫子崖等遗迹。
-
汉梁王墓群 :中国最大汉墓群,包含13座墓葬。
-
芒砀山古庙会 :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
-
二、安徽宿州砀山县
-
地理位置
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北部,与河南省永城市相邻,古称“下邑”。
-
历史沿革
-
秦朝 :公元前225年置砀郡,治所位于今砀山县东毛李庄,后改为砀山县。
-
汉朝 :东汉时期恢复为砀山县,西晋复梁国后并入下邑县。
-
现代 :现为安徽省辖县级市,以农业和砀山梨闻名。
-
三、名称由来争议
-
主流说法 :古时存在“芒县”与“砀县”,两者合称“芒砀山”,后因行政区划调整,两县分属河南、安徽,故现称“河南芒砀山”和“安徽宿州砀山县”。
-
另一种说法 :部分史料称“芒山”与“砀山”合称,但现安徽砀山县已无独立“芒山”。
四、总结
“砀山”和“芒砀山”实为同一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现分属河南和安徽两省。河南芒砀山以汉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为核心,安徽宿州砀山县则以农业和特产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