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以上7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做假账涉及逃税罪的刑事处罚标准如下:
一、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
客体 :逃税罪侵犯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
客观行为 :通过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
-
主观恶性 :需具备逃避缴纳税款的故意;
-
数额标准 :
-
个人:逃税数额达5万元以上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
单位:逃税数额达30万元以上。
-
二、量刑标准
-
数额较大(5万-30万)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数额巨大(30万以上)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情节特别严重(逃税数额占比30%以上)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三、其他相关后果
-
补缴与罚款 :
经税务机关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需被处以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附加处罚 :
-
对直接责任人可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国家工作人员可能面临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会计人员可能被吊销从业资格。
-
四、案例参考
若逃税金额达50万,占应纳税额30%以上,通常会被判处 3年以上7年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但若能主动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并接受处罚,可能免予刑事处罚。
注意 :具体判决需由法院根据案件细节综合认定,金额计算以实际逃税数额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