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不少于多少学时

24学时

岗前培训的学时要求根据岗位类型和行业特性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一般行业要求

  1. 初次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从业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4学时

  2. 再培训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6学时 ,高危行业(如煤矿、非煤矿山等)不得少于 20学时

二、特殊行业要求

  1. 高危行业

    •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人员:初次培训72学时,每年再培训20学时。

    • 建筑企业新职工:初次培训32学时,每年再培训20学时。

  2. 保险行业

    • 保险营销员:首次从事保险营销活动前累计培训不少于80小时,其中保险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累计不少于12小时;每年后续教育累计不少于36小时,其中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累计不少于12小时。
  3. 事业单位

    岗前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40学时或5天,一般在聘用后6-12个月内完成。

三、其他说明

  • 培训内容需涵盖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具体由企业根据岗位风险制定。

  • 未完成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以上要求综合了《安全生产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特殊行业需额外关注行业监管要求。

本文《岗前培训不少于多少学时》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69159.html

相关推荐

客运驾驶员岗前培训学时

不少于24学时 客运驾驶员岗前培训学时要求如下: 一、总学时要求 根据《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2022年第38号)及多地交通部门通知,客运驾驶员岗前培训总学时需满足: 基础培训 :不少于24学时,涵盖道路运输安全、法律法规、车辆操作等内容; 实习要求 :需完成不少于24学时的实际跟车实习,熟悉车辆性能和线路情况。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 理论培训 (不少于24学时): 包括交通安全法规

2025-05-09 资格考试

客运企业安全培训学时

根据2025年最新规定,客运企业安全培训学时要求如下: 一、驾驶员安全培训 培训频率 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 培训内容 包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典型事故案例、技能训练、应急处置训练等。 二、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培训 初次培训 不得少于24学时。 年度再培训 不得少于12学时。 三、其他相关要求 继续教育周期 :2年内累计不少于24学时。 脱产培训 :每年组织3-5天

2025-05-09 资格考试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环节,其核心在于通过​ ​标准化培训体系​​、​ ​分类分级管理​​和​ ​动态考核机制​​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 该制度不仅要求从业人员上岗前通过考核,还需定期接受在岗培训(负责人每年不少于60小时,其他人员不少于40小时),并建立电子化档案实现全流程追溯。 ​​分类培训体系​ ​ 根据行业类型(生产、销售、餐饮

2025-05-09 资格考试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的核心在于确保食品安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以及保障师生健康。通过完善的培训制度,从业人员能够掌握食品卫生知识、规范操作流程,从而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制度目的 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增强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理解,确保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培养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 :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营养的餐饮服务。 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2025-05-09 资格考试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措施,‌以法律要求为基础、规范操作为重点、考核评估为保障 ‌,旨在降低食源性疾病风险。其关键亮点包括‌强制性与周期性结合、内容覆盖全链条、档案管理可追溯 ‌,确保从业者持续强化卫生意识与操作能力。 ‌法律依据与责任明确 ‌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从业人员培训制度,食堂作为集体供餐主体需承担首要责任

2025-05-09 资格考试

食堂从业人员开学培训内容

食堂从业人员开学培训内容 是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环节,旨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以下是培训内容的几个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食品加工与储存规范 、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 、应急处理与安全防护 、服务意识与沟通技巧 。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是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培训会详细介绍国家及地方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从业人员了解并遵守最新的食品安全标准。这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

2025-05-09 资格考试

二周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记录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记录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内容,结合权威性和时效性信息整理如下: 一、培训基本信息 时间与地点 :记录需明确具体日期、地点及主持人信息(如2024年7月29日、2025年1月14日等)。 参训人员 :包括食堂管理人员、采购员、加工员等关键岗位人员。 二、培训主题与内容 食品卫生法规与标准 学习《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明确禁止采购变质、有毒食品及未经检验的肉类制品。

2025-05-09 资格考试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方案怎么写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方案的核心在于明确目标、细化内容、科学评估,并确保实操性。​ ​重点包括​​食品安全强化、服务技能提升、团队协作优化​ ​三大模块,需结合理论授课、实操演练、定期考核等方式,形成闭环管理。以下是具体方案框架: ​​目标设定​ ​ 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降低卫生风险;增强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提高就餐满意度;通过团队协作培训优化工作效率。目标需量化

2025-05-09 资格考试

食堂人员岗前三分钟培训内容

食堂人员岗前三分钟培训内容关键点: 清洁卫生、食品安全、服务态度、操作规范。 作为食堂工作人员,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是首要任务。以下是岗前三分钟培训的主要内容,帮助您快速了解并履行职责: 清洁卫生 : 手部卫生 :在处理食品前,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确保无污物残留。 工作区域清洁 :保持工作台、厨具和地面的清洁,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个人卫生 :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和帽子,不留长指甲

2025-05-09 资格考试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章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员工健康、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企业风险的关键措施,它涵盖了从健康检查到个人卫生习惯的全面规范。 制定这样的制度不仅有助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还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一、健康检查与档案管理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章制度首先强调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重要性。所有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方能上岗,并且在职员工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一次全面健康评估

2025-05-09 资格考试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内容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定期健康检查、职业健康防护、卫生规范培训及健康档案管理,旨在保障员工健康并预防职业病传播。 健康检查要求 从业人员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员工或临时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重点筛查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患病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或高危岗位工作。 职业健康防护措施 根据岗位风险提供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护目镜等)

2025-05-09 资格考试

客运岗前培训记录内容

客运岗前培训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模块,涵盖岗位职责、安全规范、服务技能及考核管理等方面: 一、岗位职责与技能培训 岗位职责明确 :包括票务系统操作、车次信息查询、退改签规则等基础业务技能。 服务技能提升 :沟通能力、服务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软技能培训。 车辆操作与维护 :车辆性能、设施设备使用及日常保养知识。 二、安全知识与应急处理 安全法规与操作 :交通法规

2025-05-09 资格考试

岗前培训不得少于多少学时

24学时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3号修正),岗前培训的学时要求如下: 一般要求 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4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6学时 。 特殊行业要求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72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0学时 。 建筑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025-05-09 资格考试

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培训学时

​​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培训学时的合理安排,是提升员工技能、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 ​根据行业和岗位差异,新员工岗前培训通常需120-160学时,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在岗期间每年需60-100学时,管理层与操作层要求不同。科学的培训体系能有效降低事故率、提高效率,同时符合企业合规要求。 培训学时的设定需结合岗位实际需求。例如,技术岗位需侧重操作规范与安全知识,而管理岗位需强化团队协作与决策能力

2025-05-09 资格考试

劳动者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小于

根据国家及行业规定,劳动者上岗前培训时间要求如下: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 初次培训 :不得少于24学时(约1天) 再培训 :每年不得少于8学时 高危行业 初次培训 :不得少于72学时(约3天) 再培训 :每年不得少于20学时 事业单位 培训周期 :聘用后6个月内完成,最长不超过12个月,累计不少于40学时或5天。4. 特殊岗位 如保险营销员,岗前培训不得少于80小时。 总结

2025-05-09 资格考试

生产人员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生产人员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特殊岗位(如涉及安全操作或技术更新较快的工种)需延长至30学时。这一标准旨在确保员工技能持续更新,同时满足企业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核心需求。 ​​法规与行业要求​ ​:多数企业将年度培训纳入管理制度,明确生产人员需完成20学时的基础培训,技术岗位或安全相关岗位则需额外增加10学时。未达标者可能影响晋升或年终奖励。 ​​培训内容设计​ ​

2025-05-09 资格考试

新入厂人员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4学时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新入厂人员上岗前培训时间的要求如下: 一、基本要求 初次培训时间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 不得少于24学时 。 高危行业特殊要求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新上岗人员,初次培训时间 不得少于72学时 ,且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二、补充说明 培训分级要求 新员工需接受公司(厂)、部门(车间)

2025-05-09 资格考试

劳动者的继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学时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的继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每年40学时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劳动者能够持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并保持职业竞争力。以下是对这一规定的详细解读: 1.法律依据与目的:法律依据:继续教育培训时间的具体规定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职工教育培训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

2025-05-09 资格考试

职业病培训学时规定

职业病培训学时规定因岗位风险等级而异,‌一般员工年度培训不少于8小时,接触高危危害的岗位需达到16小时以上 ‌,‌新员工或换岗者上岗前须完成专项培训 ‌,且‌培训内容需包含实操与考核环节 ‌。 ‌不同岗位的学时差异 ‌主要基于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例如,接触粉尘、噪音或化学毒物的劳动者,培训时长不得低于16小时,并需细分理论课与应急演练;普通行政岗位可适当缩减至8小时,但必须覆盖基础防护知识

2025-05-09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