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核心是保障服务对象的尊严与权利,通过专业价值观约束行为,促进社会正义与公平。其基本内容包括尊重人权、保护隐私、倡导自决、维护专业诚信等,旨在平衡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确保服务过程的合法性与人性化。
- 尊重人权与尊严:社会工作者必须承认每个人的内在价值,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确保服务对象享有平等权利。例如,尊重文化多样性,挑战制度性压迫,推动资源公平分配。
- 隐私与保密原则:未经允许不得泄露服务对象信息,但在涉及安全或法律问题时需权衡保密限度,如儿童保护案例中需向相关部门报告风险。
- 自决与参与权:支持服务对象自主决策,仅在危害他人或自身时干预。例如,帮助残障人士制定生活计划,但不代替其做选择。
- 社会正义责任:主动消除贫困、不公等结构性障碍,如为弱势群体争取政策支持或法律援助。
- 专业诚信与科技伦理:避免滥用职权或技术,如拒收服务对象馈赠,合理使用社交媒体防止隐私泄露。
- 全人视角服务:关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维度需求,例如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整合服务。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不仅是职业规范,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实践中需灵活运用原则,兼顾个体差异与公共利益,持续反思以应对复杂伦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