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制度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框架,其核心内容包括党建管理、民主自治、服务规范、人员考核及应急机制五大板块,通过 “三会一课” 、 居务公开 、 网格化管理 等具体措施实现高效运转。
-
党建管理制度
社区党组织需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础制度,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和志愿服务。建立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驻区单位资源共享,同时设立党代表与居民代表定期沟通机制,确保民意直达。 -
民主自治制度
以居务公开和民主协商为核心,每季度公开财务收支,重大事务需经居民会议或听证会决议。完善选举、决策、监督、评议全流程,制定社区公约,并推动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协同治理,化解矛盾纠纷。 -
服务规范体系
推行首问负责、AB岗轮值、错时上下班等便民措施,针对老弱病残提供上门服务。社区服务站需公开办事指南,实行“一次性告知”,并建立投诉反馈机制,确保居民诉求件件落实。 -
人员考核与保障
工作人员需通过培训考核上岗,实行满意度导向的绩效评价,结果与薪酬挂钩。同时提供带薪休假、定期体检等福利,并通过网格化分工明确责任,要求每日巡查走访,落实“三必到、五必访”要求。 -
应急与日常管理
制定突发公共事件预案,联动消防、治安等力量开展群防群治。日常管理涵盖考勤、财务、档案等制度,严格请假流程,规范公章使用,避免行政事务过度下放。
提示: 社区工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透明与居民参与,定期优化流程才能适应动态治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