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依规、科学决策、公开透明
关于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的规定,综合多个权威文件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政府投资定义与范围
-
定义
政府投资指使用预算安排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等。
-
范围
主要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项目,如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创新等。
二、资金安排与方式
-
资金来源
以财政拨款为主,包括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
-
分配原则
-
非经营性项目以直接投资为主;
-
经营性项目优先采取资本金注入,辅以其他方式。
-
三、项目管理规范
-
制度保障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确保项目依法依规实施。
-
预算管理
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财政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施工单位垫资建设或新增隐性债务。
-
建设条件
必须符合规划、用地、环保等建设条件,未经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四、绩效与监督
-
绩效管理
建立投资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目标纳入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依据。
-
公开透明
除涉及国家秘密外,概算等关键信息应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责任追究
严控概算调整,对超预算、违规建设等行为实施问责。
五、其他原则
-
适应性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状况相适应,避免过度投资;
-
节约性 :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源头上防治“形象工程”。
以上规定体现了政府投资从规划、执行到监督的全链条管理,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风险,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领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