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2035年规划图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战略定位,围绕**“一核三翼”空间布局**、交通枢纽升级、新兴产业集聚三大核心方向展开,重点打造皖北新兴增长极。规划突出产城融合与生态优先,构建“15分钟生活圈”提升民生服务,并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 空间布局优化与功能升级
规划形成“一核引领、三翼协同”的空间结构:
- 核心区:颍州、颍泉、颍东三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科技创新,建设中央商务区和高铁商务圈;
- 太和翼:依托现代医药产业基础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临泉翼:发挥人口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现代农业;
- 界首翼:推进循环经济示范与新材料研发。
- 立体交通网络构建
规划建设“米”字形高铁枢纽,2035年实现:
- 郑阜高铁、京九高铁、阜淮城际铁路多向贯通,形成2小时直达长三角核心城市圈;
- 阜阳西站扩容至10台22线,配套建设空铁联运中心;
- 颍州港通航能力提升至2000吨级,打通淮河生态经济带水运通道。
- 新兴产业与绿色经济并行
重点布局三大千亿级产业带:
- 新能源产业集群:聚焦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生产,建设皖北清洁能源基地;
- 智能装备制造园:引入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
- 生态农业示范区:推广数字化种植与农产品深加工,打造“阜阳味道”区域品牌。
- 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
实施“两湖十河”生态修复工程:
- 颍河、泉河沿岸建设50公里滨水绿道,八里河-迪沟湿地创建国家公园;
- 开发“管仲故里”“欧阳修文化园”等文旅IP,规划非遗体验长廊与研学基地;
- 建设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融合音乐节、灯光秀等年轻化业态。
该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强化、产业动能转换和人文生态重塑,推动阜阳从传统农业大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型。市民可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查询规划动态,企业可关注重点园区招商政策,共同参与城市能级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