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安全例会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要点,涵盖安全制度、操作规范、设备维护及应急管理等方面:
一、安全制度与责任落实
-
制度强化
-
要求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验收、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规范流程,杜绝过期/变质食品进入食堂。
-
推行食堂量化考核制度,设置红黄绿区进行全区评比,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年终考核。
-
-
责任分工
-
明确各岗位职责,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具备主人翁精神,加强协作。
-
设立安全责任人,负责日常检查与整改,如排烟通道油污、线路老化等问题需及时处理。
-
二、操作规范与细节管理
-
卫生与消毒
-
严格执行洗手、穿戴工作服/帽、餐具高温消毒等卫生标准,确保操作流程标准化。
-
加强食品加工环节监管,从清洗、切配到烹饪全程把控质量。
-
-
食材与库存管理
-
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杜绝非定点采购,建立食材追溯体系。
-
定期盘点库存,确保食品保质期与数量准确,防止积压变质。
-
三、设备维护与隐患排查
-
设施检查
-
定期维护蒸饭车、电冰箱等设备,检查线路是否老化、插座是否松动,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
加强厨房通风、排烟系统清洁,消除油污与异味。
-
-
燃气与用电安全
-
每日检查燃气软管、阀门状态,定期保养燃气瓶,防止泄漏。
-
监督大功率电器使用,排查线路短路风险,确保用电安全。
-
四、应急管理与培训
-
预案制定
-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与人员职责,定期组织演练。
-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
-
-
隐患整改跟踪
-
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限时整改,并进行复查验证。
-
加强日常巡检力度,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与消除。
-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篇权威会议记录,突出重点环节与高频要求,可根据实际场景调整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