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系统化培养,使学生形成全面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社会责任,为适应数字化社会奠定基础。
-
信息意识:课程注重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价值判断力,使其能高效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同时树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例如,学生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合理分配上网时间,养成科学使用技术的习惯。
-
计算思维:通过抽象、分解、建模等思维训练,学生掌握用计算机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逻辑。课程强调算法设计与优化,培养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可执行步骤的能力,并迁移到其他学科或生活场景中。
-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工具协作探究,如通过编程、数据分析等创作创新作品。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例如结合真实情境设计项目,提升学生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伦理与法律法规,理解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例如,讨论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强调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其成为数字时代的负责任公民。
信息科技课程通过这四维目标,帮助学生不仅在技术上成长,更在价值观与思维层面适应未来社会。教师需结合真实案例与跨学科实践,让目标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