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古称

临泉县古称​​沈子国​​,是西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的封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关键历史名称​​包括沈县、寝县、润治、固始、沈丘等,最终因濒临泉河而得名“临泉”。

  1. ​沈子国时期​​:公元前1042年,聃季载受封建立沈子国,遗址位于今临泉县城关街道古城子,“沈”与“聃”古音通用,是临泉最早的政权雏形。
  2. ​战国至秦汉演变​​:战国时改称寝县(或寖县),秦统一后设寝县,西汉王莽篡政时更名为“润治”,东汉恢复寖县后,因封李通为固始侯而更名固始县。
  3. ​隋唐沈丘县​​:隋开皇三年(583年)设沈丘县,唐初废县后于神龙二年(706年)复置,属颍州管辖,元末因战乱废县,故城改称沈丘集。
  4. ​临泉定名​​:1934年民国政府析阜阳县西乡置县,因县城临泉河而定名“临泉县”,沿用至今。

临泉的历史名称变迁反映了中原文化的政权更迭与地理特征,从沈子国到临泉县,每个名称都是时代烙印。

本文《临泉古称》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77604.html

相关推荐

临泉县为什么叫临泉

临泉县因县城北临泉河而得名,具体信息如下: 命名依据 临泉县全境位于黄淮海平原,境内无山,以县城北部的泉河为重要地理标志。根据光绪《山西通志》及历史记载,临泉县因“县城东临湫水(又名临川河)”而得名,后沿用“临泉”作为正式名称。 历史溯源 公元前221年秦朝置寝县,汉代改为寖县,后历经多次更名,包括鲖阳县、固始县等,至1935年析阜阳县西部设立临泉县。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临泉古代的名人有哪些

临泉县古代名人主要包括以下几位: 姜子牙 周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著有《六韬》。其故里位于临泉县姜寨集。 管仲 春秋时期法家代表,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被尊为“仲父”或“管子”,是华夏第一相。 甘罗 战国时期秦国少年政治家,12岁任秦相吕不韦侍从,后因张唐劝谏未果而失势,以少年英雄闻名。 毕卓 晋代鲖城(今临泉)人,曾任温峤平南长史,以清廉著称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我爱我家征文1500字范文

‌"我爱我家"征文1500字范文的写作要点在于:通过 ‌家庭故事、情感细节、生活场景‌的生动描写,展现家庭成员间的温暖互动,并升华到对"家文化"的思考。 ‌优秀范文通常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开篇点题——用场景引发共鸣 ‌ 以特定生活片段切入(如全家包饺子、深夜留灯等),用视听细节唤醒读者记忆 示例:"奶奶揉面的手背沾着面粉,父亲调馅的筷子敲出叮咚声,而我总把饺子捏成胖月亮"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500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们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社会实践类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征文

撰写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时,应紧扣非遗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同时融入个人视角与创意表达。以下是一些关键亮点与写作建议: 一、非遗文化的核心价值 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智慧。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力,还通过代代相传的技艺与习俗,延续着民族的文化根脉。例如,昆曲、书法、刺绣等非遗项目,既是艺术瑰宝,也是文化自信的象征。 二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介绍非遗文化的征文

关于非遗文化的征文,主要围绕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展开,以下是综合信息整理: 一、征文主题与方向 非遗保护与传承 重点关注非遗项目的历史价值、现状及保护措施,如传统技艺、民俗节庆等。 可结合个人经历,讲述非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困境与希望。 非遗与地域文化 以地方非遗为切入点,如石城灯彩(客家文化代表)、玉溪非遗、青城非遗等,展现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通过实地考察或调研,记录非遗项目的技艺流程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以阅读为主题的征文1500字左右

​​以阅读为主题的征文写作需围绕“深度体验、专业见解、权威引用和可信案例”展开,核心在于通过个人阅读经历与经典文本的结合,展现阅读对思维成长和文化传承的价值。​ ​ 例如,用《红楼梦 》中诗词解析传统文化,或结合《百年孤独 》探讨拉美历史,既能体现知识深度,又能满足读者对文学与人生关联的探索需求。以下是具体写作要点: ​​开篇锚定主题与价值​ ​ 首段需明确征文的核心观点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关于老师的征文1500字左右

​​撰写一篇关于老师的1500字征文,需紧扣教育主题、展现真实情感,并通过具体案例体现教师的专业性与影响力。​ ​ 文章应结构清晰,包含引言、正文(分3-4个论点)和结尾,语言规范且富有感染力,同时符合EEAT标准(经验性、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例如结合个人教育实践或引用权威教育理论增强说服力。 ​​分点展开:​ ​ ​​选题与立意​ ​ 围绕教师的核心价值展开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非遗文化演讲稿范文

非遗文化演讲稿范文的核心在于结合传统与现代,通过生动的案例、情感共鸣和行动呼吁,展现非遗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同时强调青年一代的传承责任。 一、开篇:定义非遗与文化认同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民俗、表演艺术等,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演讲稿可引用经典名句(如“为往圣继绝学”)或数据(如全球非遗项目数量),快速建立听众对非遗的认知,并点明其濒危现状与保护紧迫性。 二、主体:内容分层展开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非遗文化介绍150字怎么写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例如,中国的昆曲、古琴艺术等,都是世界非遗的代表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临泉古称

安徽临泉古称“沈丘”或“寝丘”,这一名称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临泉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古称“沈丘”和“寝丘”不仅反映了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将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文化意义以及现代发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历史沿革 临泉古称“沈丘”,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记载。春秋时期,这里曾是沈国的封地,因此得名“沈丘”。战国时期,楚国在此设寝丘邑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临泉十大特色美食

临泉十大特色美食及特产可归纳如下: 一、十大特色美食 迎仙板鸡 肉质细嫩、清香宜人,是临泉首届十大菜肴,文化底蕴深厚。 金马卤羊蹄 采用22味秘方卤制,色泽鲜亮透明,搭配羊肉烩面堪称绝配。 黑白汤 以豆腐和猪血炖煮,搭配豆芽,汤品实惠且具地域特色。 布袋馍 千年传统小吃,象征“扛布袋”的吉祥寓意,正月十五食用。 王红旗羊肉烩面 临泉烩面精华,搭配卤羊蹄,汤浓味鲜。 水烙馍 夏季首选,薄皮卷肉丝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临泉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临泉县名胜古迹以历史遗迹、文化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为主,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历史遗址 老丘堆遗址 位于临泉县城西1千米流鞍河南岸,传为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封地,但考古证实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大量陶器、石器及生产工具。 王新庄遗址 距今6500-7200年,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及商周文化遗存,包含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 岗上遗址 位于白庙镇鲁楼村,包含商周、二里头、龙山文化层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临泉在古代叫什么地方

临泉在古代的名称历经多次变迁,​​最早称为“沈地”或“沈子国”​ ​(西周时期),​​战国时称“寝”或“沈”​ ​,秦代置“寝县”,汉代增设“鲖阳县”,隋唐时期复设“沈丘县”,直至民国才定名“临泉”。这一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地域行政沿革,更承载了三千多年的历史积淀。 ​​西周沈子国​ ​:临泉最早的建治可追溯至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受封于此,建立沈子国,都城遗址至今仍存于临泉县城西侧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临泉古代叫什么

安徽临泉古代称为 沈子国 ,具体信息如下: 古称由来 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被封于今临泉县境,建立沈子国(又称沈国),故而得名。 历史沿革 秦朝时置寝县,后分属平舆县; 民国24年(1935年)正式设立临泉县,1996年划归阜阳市。 文化地位 临泉是姜子牙、养由基等历史名人的故里,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 总结 :临泉古代以“沈子国”为正式国号,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临泉十大好玩的地方

临泉十大好玩的地方包括:临泉魔幻之都文化旅游景区、木一博览园、岗上遗址、张老家祠堂、魏野畴烈士陵园、中环格林童话世界、文王贡酒工业文化园、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阜阳生态园和大景山景区。这些景点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现代娱乐等多种类型,适合不同兴趣的游客。 临泉魔幻之都文化旅游景区 :集魔幻表演、文化体验于一体,是亲子游和娱乐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木一博览园 :以植物科普和园林艺术为特色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河南为什么想要临泉

**河南想要临泉的原因主要有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大关键亮点。**河南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一直致力于优化区域布局和提升经济实力,而临泉的加入将为河南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地理位置优越 是河南想要临泉的重要原因之一。临泉地处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处,是连接中原经济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河南若能拥有临泉,将进一步强化其在中部的交通枢纽地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临泉和河南哪里交界

临泉县与河南省的交界情况如下: 具体接壤县市 临泉县西、西北、西南三面分别与河南省的 平舆县、项城市、新蔡县 接壤,南侧与淮滨县隔洪河相望,北靠界首市和沈丘县。 地理位置特点 临泉县地处黄淮平原西南端,安徽省西北部,与河南呈南北交界状态。其边界线中,约一半与河南直接相邻,是安徽省与河南交界最紧密的地区。 行政隶属关系 临泉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是阜阳市下辖的4个县之一。 总结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颍上县在古代叫什么

颍上县在古代曾被称为​​“慎邑”​ ​(西周时期)、​​“慎县”​ ​(秦朝至南北朝),隋朝大业二年(606年)正式更名为“颍上县”。​​关键历史沿革亮点​ ​包括:西周建邑、秦汉设县、隋代定名,以及南北朝时期因行政区划调整出现的“楼烦令”等特殊称谓。 ​​西周时期​ ​:颍上地区属楚国,建立“慎邑”,是当地最早的行政称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秦汉至南北朝​ ​:秦统一后置“慎县”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临泉县简介

安徽临泉县是阜阳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单位,地处安徽省西北部,与河南省9个县市接壤,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与人口 截至2022年户籍人口231.3万,常住人口164.9万,辖5个街道、21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及1个省级产业园,下辖406个行政村。 2023年户籍人口略有下降至229.4万,人口密度约902人/平方公里。

2025-05-09 建筑工程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