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京籍家庭可以在北京上小学,但需满足“四证”审核要求,包括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实际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和北京市居住证。政策执行严格且各区细则不同,建议提前1年准备材料并关注所在城区的最新规定。
-
核心条件“四证”缺一不可
父母需提供劳动合同、社保记录(部分区要求连续缴纳1年)、房产证或租房合同(需备案和完税证明)、北京市居住证(双方均需办理且地址一致)。租房家庭需注意“六年一学位”政策,避免因学位占用影响入学。 -
公立与私立学校的选择
公立学校需通过材料审核后按区教委分配入学,学位紧张时可能协调至邻近学校;私立学校(如海淀尚丽外国语、通州树人学校)同样要求“四证”,但部分学校招生灵活,提供双语或国际课程,学费每年4万至14万元不等。 -
关键时间节点与材料细节
信息采集通常在每年5月进行,居住证、社保等材料需在入学前一年9月前办理完成。例如,2025年入学需在2024年9月前持有海淀区居住证,且社保缴纳至2025年5月。租房家庭需房东配合提供房产证原件及《知情同意书》。 -
特殊情况与常见误区
按京籍对待的情况包括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博士后子女、随军家属等;若材料不全或审核未通过,孩子可能无法获得学籍,仅能以借读生身份入学。
总结:非京籍在京入学需提前规划材料、关注政策变化,并尽早与学校或街道办沟通。选择私立学校可拓宽选择,但务必确保符合“四证”要求以避免入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