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是中国基层治理中推动工作落实的指导方法,核心是通过六个“一线”要求强化干部责任意识、提升服务效能,确保政策精准落地、问题及时解决。这一机制将管理重心下沉,强调实践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系统化路径。
第一,一线谋划发展。干部需深入社区、村镇等实地调研,掌握群众真实需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规划,避免政策与执行脱节。第二,一线检视问题。通过现场走访、座谈等方式主动发现矛盾隐患,例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安全隐患或土地流转纠纷,从源头化解风险。第三,一线推动落实。建立“发现问题—督办整改—验收反馈”闭环机制,确保项目推进不滞后,如河道整治工程需定期检查施工进度与质量。第四,一线锤炼能力。让干部在复杂环境中处理突发事件,如疫情防控期间协调物资调配,提升应急管理与沟通协调水平。第五,一线服务群众。推行“代办制”“上门办”等便民措施,解决老年群体办证难、农村医保报销不便等痛点。第六,一线考核评价。将群众满意度、项目完成度等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倒逼责任落实,例如通过第三方机构暗访评估窗口服务效率。
这套机制通过压实责任链条、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破解了以往“重部署轻落实”的治理难题。数据显示,某省推行“六个一”后,12345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23%,重大项目开工率提高17%。其价值在于构建了上下联动、干群互信的工作模式,为基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标准,重点聚焦民生领域高频问题,让“六个一”真正成为连接政策与民心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