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生产36条硬措施,综合多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责任体系与责任落实
-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承担安全生产政治责任,领导干部需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形成齐抓共管机制。
-
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需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
二、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
-
风险隐患排查整改
定期开展全员安全大检查,重点排查矿山、化工、建筑等高危行业风险隐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
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
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早发现、早处理。
三、监管执法与责任追究
-
严格监管执法
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坚持零容忍态度,严查非法违法行为,对失责失信企业依法追责。
-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严肃查处瞒报、谎报事故行为,完善事故调查机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四、安全投入与能力提升
-
安全投入保障
企业需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设施条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
人员素质与培训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和资质。
五、其他关键措施
-
项目审批安全红线 :严守项目审批安全底线,杜绝违规建设行为。
-
打非治违行动 :集中整治违法分包、挂靠资质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
安全举报激励 :建立隐患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
以上措施覆盖了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强调责任落实、风险防控和依法监管,旨在通过系统治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