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节传统习俗以腊月为起点,贯穿至元宵节后,包含以下核心环节:
一、腊月习俗(腊八至除夕)
-
腊八粥
腊月初八熬制,用八种粮食煮成甜粥,寓意丰收与吉祥,部分家庭会加入肉丝、豆腐等食材。
-
祭灶神(小年)
腊月二十三供奉糖瓜、清水等,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保平安,孩子们会唱“糖瓜粘”歌谣催促。
-
扫房
腊月二十四全家大扫除,寓意扫除晦气,迎接新年。
-
做豆腐、割肉、杀鸡
分别在腊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进行,为春节储备肉食。
-
蒸馒首(年糕)
腊月二十八蒸制,象征“蒸蒸日上”。
二、正月初一至元宵节
-
贴春联、挂灯笼
正月初一贴春联(对仗工整,多为吉祥话),挂红灯笼,换桃符、窗花,营造喜庆氛围。
-
吃团圆饭
除夕夜家人团聚,必有烤猪、鱼、饺子等丰盛菜肴,留空位待亲友共餐。
-
拜年
正月初一男子出门拜年,女子待正月初六;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装在红封袋里),寓意吉祥如意。
-
逛庙会
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庙会热闹非凡,有民间艺人表演、小吃摊位,充满年味。
三、其他特色
-
放鞭炮 :除夕夜及初一清晨燃放,增添节日氛围。
-
压岁礼 :传统礼物包括点心匣子(含坚果、蜜饯)、金糕条等,寓意生活富足。